《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8年教育学大纲》)已发布,海文专业课教育学教研团队在北京师范大学专家的带领下对新大纲进行了分析解读,并对2008的教育学专业考试进行了预测。

一、宏观解读新大纲的变化。

《2008年教育学大纲》基本沿袭了2007大纲的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查范围,考试内容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考试范围相当广泛;在此基础上,考纲对具体的考查范围进行了部分增加、删减和调整,尤其是增加了多个全新知识点,扩大了出题范围,这些考点更加突出了考试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这也是《2008年教育学大纲》最大的特点所在。具体来说:

第一,考试内容的基础性。教育学专业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查目标的表述上,大纲明确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基本也就是最一般的意思,突出要求教育学学科的基础素养,这是教育学专业考试的根基。从各科目具体的考点也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考试内容不是艰深难懂或是极具争议性尚无统一定论的知识,而是作为一个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毕业生所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构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前后连贯,相互应证;同时愈加重视考生对于教育学主要理论及其观点的掌握,如“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杨贤江和晏阳初等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学习动机的几种认知理论”等,充分体现着考生的基本理论素养。

第二,考试内容的时代性。与07年相比,2008年考纲体现了更强的时代特征。考纲紧密结合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具体教育现象,考查考生的教育敏感性、对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从今年考纲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新增的考点有多处是关于当代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如“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教育制度改革”、“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等,这些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所出现的新的问题和现象,除了能体现考生的基本理论储备,更能考查考生看待问题的深度和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

第三,考试内容的实践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研究方法两科中,尤其是新增的考点,很注重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意识。由于教育学考试不仅仅需要考生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还要求考生具有进行教育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设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的初步能力,因此2008年新增的考点,如 “测量调查”、“教育实验设计”、“教育行动研究”、“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等,都是相应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体现。

因此可以说,大纲的变化最主要是由于考点发生了增加、删减和调整,尤其是增加的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