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科目代码: 911 科目名称: 会计与财务管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商业汇票:指由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商业汇票一律记名,允许背书转让,同城或异地均可采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商业承兑汇票是由收款人签发,经付款人承兑,或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的汇票。收款人或背书人对将要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应送交银行办理收款手续,付款人应于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前将票款足额交存银行,银行待到期凭票将款项划转给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或贴现银行。而银行承兑汇票是由收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并由承兑申请人持汇票和购销合同向其开户银行申请承兑,经银行审查同意,双方签订承兑协议,银行按照票面金额的万分之五向承兑申请人收取承兑手续费,压印汇票金额并盖章后,将银行承兑汇票连同解讫通知联交给承兑申请人转交收款人。承兑申请人应于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前将票款足额交存其开户银行,承兑银行待到期日凭票将款项付给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或贴现银行。

2.重要性原则:指企业在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该区别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从而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以及不同的披露政策。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该单独反映,并通过会计信息进行重点说明;对于不重要的会计信息合并反映。对重要性的判断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判断。从性质方面来讲,只要该信息或其反映的经济活动可能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重大影响,不论其金额多少,都应该进行反映;从量的反面来看,一般认为某个某个项目的金额超过总体的5%时,就认为其具有重要性,应该单独反映。

3.会计主体:指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它为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经济业务提供了基础,从而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了基础。对会计主体的择定,有两个可以依赖的基础。一是根据能够控制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来确定;二是根据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集团的范围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一个经济单位就是一个会计主体,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将特定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范围作为会计主体,如合并会计报表和管理会计领域中的责任中心等。将特定个人、集团或机构作为会计个体扩大了会计个体的选择范围,同时也拓展了会计的服务功能。

二、简述题(10分)

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没有违背历史成本原则,只是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了修正,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这是因为:首先,从资产负债表的计量属性来看,资产仍然坚持采用历史成本的原则,对任何一项资产的反映都坚持历史成观,按资产实际取得时的价值入账。但根据短期投资市价、存货可变现净值、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在建工程可收回金额、委托贷款可收回金额等资料对企业相应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是稳健主义原则的应用,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与决策相关,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其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而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量度。一般认为,资产计量越接近其真实价值,越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起点为“决策有用观”,其目的在于向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未来现金流入或流出等决策相关的信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更注重信息的相关性。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题型共4题,其中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6分,第4题15分。本题型有53分)

1.某公司2003年5月销售产品一批,价款200 000元,增值税率17%,收到带到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期限6个月,年利率12%。因急需资金,该公司提前3个月将汇标贴现,年贴现率15%。票据到期时,因付款单位无资金支付,银行将已贴现的票据退回,同时将票据款从贴现企业的帐户中划回。(8分)

答:应受票据面值=200 000×(1+17%)=234 000

票据到期值=234 000×(1+12%×6/12)=248 040

贴现息=248 040×15%×3/12=9 301.5

贴现净额=248 040-9 301.5=238 738.5

销售商品取得票据。

借:应收票据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金                34 000

向银行贴现,取得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238 738.5

贷:财务费用                 4 738.5

     应收票据                 234 000

票据到期,付款单位无法支付。

借:应收票据               234 000

贷:银行存款               234 000

借:应收账款               234 000

贷:应收票据               234 000

2.A公司购买B公司股票进行短期投资。2003年4月1日购入普通股3000股,面值5元/股,买价18元/股,其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取的股利1元/股,另外支付经纪人佣金及相关税费300元,5月1日,A公司收到B公司乙宣告发放而尚未支付的股利3000元。6月30日,该批股票市价为49500元,11月1日,A公司收到B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0.3元/股,12月15日,A公司将所持有的B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售价16元/股,出售时支付经济人佣金及相关税费280元。假设A公司对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每半年计提一次跌价准备。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分录。(10分)

答:取得短期投资的成本=18×3 000+300-1×3000=51 300

2003年4月1日取得投资。

借:短期投资                51 300

    应收股利                 3 000

贷:银行存款               54 300

2003年5月1日,收到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3 000

贷:应收股利                  3 000

6月30日,短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为51 300-49 500=1 800。

借:投资收益                  1 800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 800

11月1日收到现金股利3000×0.3=900元。

借:银行存款                    900

贷:短期投资                    900

12月15日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49 500-900=48 600元,确认投资损失48 600+280-3 000×16= 880。

借:投资收益                    880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 800

    银行存款                  47 720

贷:短期投资                   50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