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08年新闻学试题点评
一、整体要求
从整体上看,今年的考题对考生的要求,既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又包括了知识、理论的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能力。与前几年的试题相比,尤其是与去年的考题相比,对知识、理论灵活运用的要求有所提高,这也是近几年传媒大学新闻学考题的一个总趋势:基本概念、定义考得越来越少,而对考生平时的知识储备、阅读积累和现场应变性思维能力考得越来越多,对一些学术前沿话题也有所涉及。
具体地说,在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定义中,今年考到的只有以下几个:新闻手段的概念、《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之友报》、《申报》、广播通讯的定义、新闻体裁的概念,总共大约50分,在150分中占少数。其它题都是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平常阅读积累和学术前沿话题的考核。比如新闻理论部分的论述题和第二道简答题,考的都是新闻学术界的前沿话题、热点话题。关于"十七大报告",我在考前必会20题的辅导中已经有过详细的讲解,这类重要的热点问题,考试是不能回避的。新闻史部分的论述题,要求学生将参考书中三章的内容融会贯通、灵活使用。
由此可见,传媒大学的新闻学考题,正在由"知识型考核"向"能力型考核"转变,由"记忆性考查"向"创造力考查"转变,由"参考书本位"向"阅读面本位"转变。因此,提醒后面的考生,在熟悉参考书的同时,(1)一定要加强日常的阅读积累,对于各位新闻传播学大家、名家的观点要有所了解;(2)对于各类新闻学著作都要有所涉猎;(3)对于各种社会热点、焦点话题加强关注;(4)要经常从新闻学术期刊上了解和感受新闻传播学界的前沿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