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面试决胜七大策略

作者: 来源:求学·跨考 时间:2011-01-30 12:05

3.自我介绍:清晰流利,勇敢自信

自我介绍环节说到底是一个考生向考官推销自己的过程。考生在此环节要清楚、流利地介绍本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兴趣爱好、研究专长等。笔者认为,自我介绍的形式更胜于内容。从内容层面来讲,因为考生的许多基本信息已经以书面的形式早已呈现给了老师,在面试中做自我介绍无非就是对纸质材料中未提及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或者对材料中提及较少的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而已,老师在这个时候真正看重的是考生的谈吐和举止。因此,考生要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表现得勇敢自信,清晰流利。

具体来讲,考生要在自我介绍中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表现出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热情,在面试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会让考官产生一种舒适、温和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往往那些受大家欢迎的人都是经常面带微笑、性情温和的人,考官同样也喜欢善良、温和、友善的学生。其次,考生在介绍中要清晰地传达出自己的相关信息,语速要平稳、缓和,发音要清晰、有力。明亮清晰的发音可以让考官感受到你所带来的气场,使考官融入到你的话语系统中。再次,必要的眼神交流是赢得考官好感的重要筹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神能够直接反映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眼神的交流要贯穿于整个面试过程中,从自我介绍到抽题答问再到与导师的自由沟通,都需要加以一定的眼神交流。在这里笔者要强调,考生眼神一定要正视考官的眼睛,表现出一定的专注、认真,同时充满自信,切不可飘忽不定,飘忽不定是一种典型的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考生实在不敢正视考官的眼睛,可以正视考官的鼻子,当然,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不必始终正视考官,可以在言谈过程中环视一下其他老师,眼神从主考官自然地移动到其他老师身上,再从其他老师移动到主考官身上,要时刻保持一种镇定自若、自信冷静的心理状态。

4.回答:心态平和,实事求是

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考官问得最多的莫过于考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生在这个时候要始终保持一种谦虚、谨慎、从容的心态,往年许多考生在面试考场中都会出现诸如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的现象。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态失衡、过度紧张。

大家要认识到,入围的考生彼此之间的实力差距并不是很大,所以此时比拼的就是考生的心理素质。当考生抽到难以回答的题目时,切不可不懂装懂。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再正常不过,只要谦虚、认真、虚心请教,老师都会给予认同的。在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考生先要认真思考,一般老师提出问题之后都会留一到两分钟的时间供考生思考作答的,如果实在没有思路,可以主动承认以前对这个问题关注不够,希望老师能够帮忙指点。如果有一些思路或者影响,不妨说出来与在场的老师分享,老师会认为该考生是一个诚实、可靠的学生,切不可胡编乱造、异想天开。

5.知识: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知识是难以穷尽的,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追求知识的步伐。在研究生复试的面试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都是国内的专家学者,我们的专业功底在他们面前是非常薄弱的,但同样我们可以通过广博的知识面获得他们的好感。例如,在讨论到某个专业知识的时候,可以适度地联系一些其它学科门类的知识,从其它角度谈一些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时候一个比较新颖、独特的观点可以赢得老师的好感。

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特有的涉猎领域,你学习计算机,平时可能关注体育;你研究历史,平时可能关注时政;你喜欢化学,平时可能关注商业。在面试的过程中,不妨将这些爱好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在与导师的交谈过程中,让导师了解到你的另一半。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关键是我们能有一颗时刻追求知识的心,不管是在哪个领域,只要你热爱知识,你都能够挖掘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导师看重的与其说是你在这四年当中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如说是你在这四年学习生活中所培养的求学热情和所练就的求学能力。

6.专业:重点突破,广泛阅读

说到底,过硬的专业知识才是考生最强有力的竞争筹码。四年的时间不一定能有专家级别的知识和技能,但至少能有一点,那就是专业敏感度。一个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尤其是进入考研复试的较为优秀的本科毕业生,至少要具有非常良好的专业敏感性。例如,学广告设计的,在平常的生活中会不由自主地留意大街小巷的广告贴片,看电视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称赞某个广告设计得绝妙高超;学新闻编辑的,在平时读报纸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关注报纸的排版、编排、字号、字体、标题变化等,会不由地赞许某个标题的醒目,或者批评某个版面的平庸;学经济的,会在平时读书、读报过程中有心留意最近的财经资讯,会在看新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评价某个金融现象。

考生在准备复试时除了看指定的参考书目之外,还要多联系实际,多关注现实。在面试中,老师往往会让考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因此,考生必须努力建立所学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平日的生活中要多听、多看、多思考,要有意地关注本专业的信息,逐步地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其次,要多看所学专业的相关书籍,尤其是报考文科类专业的考生,导师往往会问考生看过哪些相关名著。因此,考生在复试备考过程当中要多看相关原著。由于时间比较短,考生不可能做到完全研读几本原著,我们可以抓原著当中的核心思想、主要线索,只要能在面试当中有话可说,把原著的核心观点概括准确即可。

可见,对专业的把握是多角度的,考生需做到重点突破,广泛阅读。重点突破指定的参考书目和相应的历年试题,广泛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经典名著,同时关注现实,联系实际,提升自身的专业敏感性。

7.志向:投师所好,对症下药

在面试当中,老师往往会询问你对哪个方面感兴趣,考生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提前掌握老师的研究偏好和学术专长。笔者不鼓励考生为了投师所好违背自己的初衷说违心的话,但最起码可以不至于与导师发生正面冲突。例如,提问老师的学术专长为近现代西方哲学,而考生在话语间却流露出了明显的对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排斥情绪,这就与导师发生了鲜明的冲突。如果考生提前了解了该导师的研究偏好,就可以在面试的过程中避免谈及自己对近现代西方哲学不感兴趣之类的想法。

面试的考官可能还会问你类似这样的问题:请你谈一谈你所报考的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进展。所以考生事先一定要对自己所报考导师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和掌握,仔细研读导师的相关学术论文,对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把握。与此同时,考生同样也要关注所报考专业的发展情况,一个对自己所报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漠不关心的考生是不会博得老师好感的。

小结

纵观整个面试过程,从形式到内容,从前期准备到临场发挥,考生所准备的内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死的知识,更多的是要准备一些活的知识,并且要能够将这些死的知识和活的知识结合起来使用,做到活学活用。

在经历了初试备考阶段中对死的知识的强化记忆之后,现在我们更要关注现实、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开拓眼界,将自己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如果说初试是从书本中吸收营养的话,那么复试就是从生活中汲取甘露。生活是一本大书,我们无所穷尽其中的知识和道理,但是我们可以不懈地追求蕴含在它体内的精华,从而促使我们不断成长。

点击查看更多考研复试相关信息 >>

2011年考研答案真题汇总 >>

2011考研成绩查询时间 >>

沪江考研将在第一时间发布考研成绩查询、分数线等信息,敬请留意。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