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否选择考研

相关调查问卷“本科毕业会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吗? 为什么?”有22%的学生选择了“大家都考,考了再说”。很多学生会把考研当作一种潮流,别人都考研,我如果不考,大家会不会觉得我“怪怪的”,所以,跟随潮流是最保险的。在很多情况下“哪儿人多我去哪儿”是非常合理的一种“选择”方式,比如说在火车站哪怕不知道哪儿是进站口,只要跟着大流走,一般都不会走错,从概率上讲,大部分人选择的道路有非常大的概率是正确的道路。根据这种说法,“大家都考研,我也就考研”是非常合理的一种想法,可是实际并非如此。因为考研与火车站随大流是两回事,假设你在车站随大流了一段,发现不是自己要找的出站口,你完全可以返回去找到正确的出站口,但是假设你选择考研后又后悔了,想重新选择时,你很多的黄金时间和宝贵机遇都错过了,并且人生是没有回程路的。我有个学生专业是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毕业后很容易找到工作,但他看到周围人都考研的时候,也拿起课本复习考研,且顺利 考上了研究生,可是研究生学习阶段发现,坐在实验室进行研究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本想着能进企业不断积累经验的,但已经迈上了这个很多人都羡慕的门槛后,就不好轻言放弃了,他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三年的经验要比闭门三年的理论研究有用得多。其实像他这样盲目考研,却又不知道考研后路在何方的人不在少数。就像现在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候拼命复习考大学,因为大家都要考,可是考上后却突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出路了,所以“迷茫”“郁闷”成为了大学的流行语。

听听同学们的心声:“已经大三了,周围的同学都在准备考研,家里人也希望我考研,我想考就考呗。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从搜集信息到买参考书、报辅导班、开始复习,我一直有一种被动的感觉,没有很强的自发动力。有时候我想,我到底为什么要考研呢?这个问题让我很困扰。”

“周围的许多同学对考研有明确的目标,他们发自内心地要考研,学习起来很有劲头。而我……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想不清楚为什么要考研,都是别人说考研怎么怎么好,我就考了,但是我的内心不能给我自己一个很明白的理由。这样学习起来没什么劲头,我快坚持不下去了。”

2.选择学校、专业

前两天接待了一个因学习压力过大而造成神经衰弱的女生,大三,大家都在准备考研,她也搜集了相关信息,但发现很多人都选了名校,比如有报北大的,北师的,南开的等,根据平日的成绩和表现,她自己对考名校没有太大的信心,但人家报的学校都那么好,自己也不能选个太一般的学校,就报了浙大。但总感觉自己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又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败北,于是从大三下学期就集中精力投入复习,但终因信心不足,压力过大而产生很多焦虑和抑郁情绪。在选择考研的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很多学生会不顾自身条件,而以他人的选择为标准为自己定目标,所以选择上会存在误区:

1)只选热门专业

考生李翔认为,现在一些冷门专业的研究生不好就业,考一个热门专业的研究生容易就业。小李虽然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法律硕士,但在读期间他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专业,而且没有工作经验的法律硕士找工作并没有太大优势。

2)盲目从众

北京某高校小张,3年考研换了3个专业,均无功而返。大四那年她报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失败,见同班同学成功考上新闻学业,于是匆忙跟进,转攻新闻。可是由于以前对新闻学一无所知,第二年考研专业课成绩全军覆没。报考热门专业失利,她又转考冷门专业,第三年她选择的专业是旅游地理,可因为专业课只复习了短短几个月时间,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像小张这样盲目跨专业考研的并非个别现象。她的动机也是考研中最忌讳的心态:盲目与投机。在没有任何知识积淀的情况下,盲目换专业只会浪费精力和时间。

3.复习过程中的从众

(1)买大量复习资料:有些同学在复习时好像在比谁的复习资料多,谁就成绩好似的,看别人买了王长喜的英语,也去买;看有人在做新东方的模拟题,又去做新东方的题,自己没有把握好一套复习资料,感觉资料买了不少,题也做了很多,但就是不出成绩。

(2)作息习惯:别人早起晚睡,自己就睡不着了,看别人都那么用功,自己也熬夜吧。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小李就深感熬夜之苦。他本身觉得自己不是哪种拼 时间的人,他一向注重效率,但在全宿舍都挑灯夜读时,他也忍不住投入了熬夜的大军,但没多久他就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熬夜了,因为晚上休息不充分,白天一点精神也没有,效率非常低下。于是他坚决告诉自己,一定要睡好,这样才能学好。所以小李是一个典型的反从众的例子,然而在生活中有好多的小李没有认清自己的 生理特点和学习习惯,盲目追随熬夜大军,结果不仅仅复习效率提不上去,还把自己的身体拖垮了。

(3)找研伴:考研路上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有人作伴路好走”,所以能经常在自习室看到结伴复习的身影。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结伴复习,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考研伴侣的。倩云看到大家都两两成群,也不想独来独往,就想寻觅一个考研伙伴,目标锁定在了同宿舍老五身上,老五一听也倍感支持,但实际结伴后,问题层出不穷,因为毕竟是两个独特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特点,所以就出现了快与慢、拖拉和磨蹭、多学和多玩等的冲突,比如说倩云觉得等她一起走吧, 可她太磨蹭,又觉得等待过程中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不等吧,又不想放弃伙伴,独来独往,这只是一个小例子,很多摩擦会在近距离交往中出现,所以不结合实际情况,单纯想找人作伴的心理,有时候会给考研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4)复习进程:比较典型的表现是,看看别人复习到哪里了,自己快点赶,别人复习两遍了,自己也得抓紧复习两遍。单纯追赶别人的复习进度的时候,就容易把自己的复习效果遗落在追逐的路上了,很可能你复习三遍的效果,不如精细的复习一遍。

其实考研过程中,还有很多从众方面的例子,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曾从大众的复习脚步,所以,这样容易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