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2012年考研模拟试题(一) :传播学

作者: 来源:跨考教育 时间:2012-01-04 17:49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科目代码: 619 科目名称: 传播学

一、
1. 知沟理论: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的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鸿沟也就有扩大的趋势。这是知沟理论的诞生。
蒂奇诺认为,除了媒介接触和学习知识的经济因素之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包括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备存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差异,大众传播媒介的差异等。

2. 皮下注射理论:皮下注射理论又称为魔弹论,子弹论等。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影,广播迅速普及和发展的阶段,人们对他们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既寄予厚望,又感到深深担忧。这一时期的主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挡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的速效的作用,他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者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3.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观点或者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4. 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就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对应的传播和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他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5. 循环模式:这是施拉姆和奥斯古德提出的传播过程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功能的每一方在不同的阶段都一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二.

1. 议程设置功能主要有三种作用机制。第一种机制称为知觉模式,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报道或者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受众对议题的感知。第二种机制称为显著者模式,即媒介对少数的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第三种模式是优先顺序模式,即传媒对某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有限顺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顺序做出判断。

2. 根据麦奎尔的归纳和概括,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大致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⑴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内容。⑵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种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⑶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考虑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的语言。⑷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⑸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厉害关系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3.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第二,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道德具有广泛的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第三,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的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他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4. 象征符具有以下的性质:一是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二是象征符不仅能够标识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念等抽象的事物。三是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四是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所指代的对象之间不需要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5. 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的特点:⑴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的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⑵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这种序列性表现在传播过程中个环节和因素的作用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⑶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式上的链式连接也是这个过程的特点。

三.

1. 要点:“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里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卢因提出来的。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报,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传达到这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大众传媒在进行“把关”的过程中会依据一定的标准。一是附加性前提,事件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二是补偿性前提,一个事件在某些要素上是平淡的,但是在其它要素上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三是排除性前提,如果一个事件所有的新闻要素含量都偏低,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排除在外。
大众传媒对信息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不仅止于新闻价值或者是新闻要素的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要素考虑在内,这是因为,第一,大众传媒的新闻或者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是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一定的方针,立场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母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收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体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者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是在媒介内部机制的控制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2. 要点:20年代李普曼的《舆论》中提到,现代社会悦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的限制,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在超出了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机构去了解,这样,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感应,而成了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世界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媒机构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者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大众传媒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是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和采取适应环境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智的区分。
大众传媒拥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机制。

3. 要点:①首先就该事件简单的叙述一下
②简单的把大众传播的几种传播功能分析一下,尤其是负面的麻醉功能
③把功能套入事件本身,简单的分析这些功能在事件中的体现。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