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新闻专业传播学试题分析与答案

作者: 来源:跨考教育 时间:2009-11-19 16:16
•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传播学方向试题

1.试题:简述Web2.0对传播学的意义

【分析】众所周知,Web2.0是当前中国传媒业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在互联网迅速崛起的今天,业界和学界的传媒人都对此高度关注。Web2.0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网络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它对整个传媒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新闻传播业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启示。因此,Web2.0的研究对于当前传媒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解答这道题目,首先应该对Web2.0本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从传播学的角度去阐释Web2.0在传媒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得出其对传播学的意义。

【参考答案】

Web2.0是近年网络传播的热门概念。一般来说,它是相对Web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是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而Web2.0则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Web1.0到Web2.0,从模式上讲是单纯的由“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Web2.0讨论,主要采用Web2.0典型应用案例介绍,加上对部分Web2.0相关技术的解释,这些Web2.0技术主要包括:BitTorrent下载、维基百科(Wiki)、社会网络(SNS)、博客(BLOG)、网络标签(TAG)、丰富站点摘要(RSS)等。

普遍认为,Web2.0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个人媒体”,它摒弃了传统互联网“网络-人”的信息交流模式,按照“人-人”对话的模式,使网民从客体变为主体、从被动的受众变成主动的受众、从内容的消费者变为内容的创造者,并以个人用户为传递、发布信息的中心,通过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渠道,将个人化、分散化的个人媒体连结成一个交互化、社会化的网络。

Web2.0的核心理念之二是“去中心化”。在web2.0的技术结构中,中心的意义被大大弱化甚至完全消解。其表现之一就是个体主导信息的获取渠道和方式,并规定信息的来源路径,传播系统内个体的主体地位被前所未有地提升。表现之二是对信息控制的弱化。传统门户网站可以通过对信息源的掌控,对传播内容进行取舍和编辑,而通过web2.0的技术,用户可以获得更加全面和真实的信息。

现在以BBS和Blog作为web1.0和web2.0的典型代表,对这两种互联网形态的传播特征进行分析。首先,BBS抑制了“沉默的螺旋”的作用,而Blog会导致“沉默的螺旋”。BBS赋予了网民匿名性,因此,他们不必担心自己的意见处于劣势,“争着说,大声说,过激地说”,沉默的螺旋几乎是不存在的。而Blog会导致沉默的螺旋。一来,其管理许可权在日志发布者手里,他会对一些相反的攻击性评论进行删除。二来,观看者多为Blog的拥护者,他们会发表很多赞同的评论,并对外来攻击者群起而攻之。在单个Blog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一边倒的向Blogger的拥护者聚集的沉默的螺旋。其次,去中心化实际上就是更大规模的“使用与满足”,“媒介使用者从一个丰富的功能表中选择的能力……和传统大众媒介所不同的是,网际网络之类的媒体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最后,Blog的个人化,其非匿名性特征提供网络用户的身份认同远远超过了BBS,从而变得更容易为阅听人所接受和信赖。由于强烈的身份认同,围绕Blog会形成具有近似立场、趣味和倾向的许多解释群体,从而有助于“公共领域”在现实中的实现。

在web2.0时代,信息的属性要由“地址”变为“立体定位”。明显的效应是“去媒体”,深刻的效应是对公众信息系统的构建。媒体的本质是“信息营销”。

web2.0的实质在于给人传者与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自由的发展拓展了“平台→受者”模式中平台的宽度,进而达到模拟回路机制的效果。而真正的信息回路机制是需要技术的支撑的。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思维和方法也应有所改变:要从线性研究方法转变为以交互式研究方法为主;控制研究要从硬性控制转变为自由开放的控制方法;要从传受分离的研究模式转变为收受合一的研究模式;要从单一媒体研究为主转变为综合媒体研究为主。

2.试题:论述19世纪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早期报刊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及对他们活动的评价。

【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主要是新闻传播史论方面的知识,要求对近代中国报刊史的发展历程有比较深入细致的了解。解答时要注意题目规定的时间是19世纪,就这个时间段内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所进行的报刊活动展开论述,注意对其角色的定位。

【参考答案】

1807年9月8日,英国人马礼逊以美国商人的身份来到了中国广州。马礼逊是一位著名的传教士,是基督教(新派)第一个来华传教士。当时的清朝严禁传教士在中国活动,在这种情形下,马礼逊足不出户,刻苦学习中文。两三年后,马礼逊不仅学会了粤语,还能操一口流利的中国官话,用中文阅读和写作亦不在话下。他开始翻译《圣经》和编纂《华英词典》。1813年,英国教会派来另一位传教士米怜协助马礼逊。1815年8月5日,两人在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由此,这两位传教士和这份报刊的名字载入了中国报刊史,传教士报刊与中国社会发生的诸多关联也由此揭开了序幕。

1822年,《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因米怜病重而停刊。曾协助米怜工作的另一位传教士麦都思于1823年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创办了《特选撮要每月记传》,这实际上是《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续刊。1826年,《特选撮要每月记传》停刊。到了1828年,传教士纪德创办了《天下新闻》,也只维持一年就停刊了。直到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传教士报刊才迎来又一个阶段――在中国本土创办刊物。

郭士立是普鲁士人,效力于伦敦布道会,他于1831年进入中国广州,在中国沿海搜集军事、政治和经济情报,集传教士、报人和间谍于一身。当时,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往已经与马礼逊来华之时不可同日而语:自19世纪20年代起,随着英国向中国鸦片走私的加剧,来广州做生意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他们在广州拥有一处礼拜堂、三家印刷所和几家福利院。1830年秋,英美传教士组成了“基督教联合教会”,在广州的外国商人成立了商会。

跟马礼逊一样,为了便于和中国人接触,郭士立用汉名,穿中国服装,说汉语,还认一位郭姓华侨为义父。他的这些“归化华人”之举果然收到了效果——尽管当时清廷依然不允许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报刊,但通过贿赂,郭士立得到了地方官员的默许,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从创刊起就连载麦都思撰写的《东西史记和合》,东史就是中国的历史,西史则为西洋各国的历史,目的在于用历史知识说明世界各民族“本源为一”、“血脉相同”,教育中国人应该“视万国当一家”,不要与其他国家相隔绝。同时,它还开辟地理专栏,介绍东南亚、南亚、欧洲的地理知识,在科技方面则着重介绍西方最新的发明创造,如蒸汽机、轮船、火车等。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在1834年5月休刊,次年2月复刊,此后于7月再度休刊。它的创刊号只有600份,此后虽有增加,但影响一直较小。但是它的意义不能小视,它是中国领土上的第一份中文报刊,突破了清廷的“报禁”,为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报刊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开辟了道路。

这些外国传教士努力了解、熟悉和研究中国文化,并向欧美他们自己的祖国进行传播,同时又把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知识介绍到中国来,客观上对促进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推荐阅读:考研冲刺秘籍:五十天做足十件事  |  考研考试时间该如何分配?

十二招式,考研最后的必杀技   |   考研政治重点内容热点预测

更多内容请点击: 决胜2个月!考研冲刺备考全攻略  |  (续)

考研最后冲刺欢迎报名参加【2010研英强化班】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