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的乐趣

作者: 来源:跨考网 时间:2009-05-31 11:55
“简单”的社会学博弈
 
雯雯
 
      在上海读研,我用大半年的时间想清楚了一句简单的博弈:选择当下的生活,学业必须是主基调——为了对得起自己和光阴,只能把自己“简单”地当作学生。
      我从小就是个听话又叛逆的孩子,5年前勇敢地直面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在高考志愿表上填上数学系,从此开始了4年呕心沥血的寒窗生涯;大四那年拿着保研名额独闯上海,成功拿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很多人都对我的选择难以理解,但这就是我选择生命履迹所运行的方式。我一直这样策划着生活,用3年的研究生时间来缓冲自己的压力和锋芒,来调整充实自己。
      曾几何时我也是茫茫理工科大军中埋首苦读的一员,对纱笼后的社会学有着朦胧却保守的认识:在我看来那些玄而又玄的文字游戏像是在玩火。比如说,城市社会学的概念,有人说它不是研究城市的社会学,它是一种视角,是一种方法,或者上升到哲学或政治学的角度,是一种制度。但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社会学专业,就要做好学生的本分,努力去了解喜欢这个专业。于是,狂啃专业书、勤奋地跑图书馆、到处作调研、经常写报告、积极参与老板的课题,我的研究生生活真可谓是“在烈火中永生”。
      平心而论,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第一次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圈内行走,被钢筋水泥压抑和高层建筑之间的过堂风吹得东倒西歪,我真实感受到了,这就是上海。这学期因为专业课的需要,我经常往返于上海市区各个角落间,学会了用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建筑批判的视角来解构空间,学会了用空间政治来分析城市规划的利与弊。站在徐家汇的天桥上,我凝望着虹桥路方向绞尽脑汁地思考,匆匆而过的人们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挂着相机、夹着上海城区的地图,我穿梭在每一条小巷之间,每一处建筑都是历史的凝集,行走于此,仿佛在历史的河流中跋涉前行。也许没有人会在路过的时候思考建筑是作为怎样的城市符号被表征,也没有人会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思考城市空间的分层、交通网络的结构,更没有人知道一棵树的历史、一栋洋房的旧事、一朵花开的声音,而我,一个从学术空间闯入市民空间的不速之客,正在学会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看待这一切、研究这一切。
      无论批判学者们怎么说钢筋水泥禁锢住了人类的灵魂,或者说重工业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沉重的人口压力让政府喘不过气,或者干脆是整座城市面临被海水覆盖的威胁,我都喜欢这座城市。因为在生存空间的缝隙中,我寻找到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方向——研究城市社会学,也在研究中寻找到了专业学习的乐趣。
      老板说,社会学家最纯粹的境界,就是将学术和生活结合起来,把学业、生活、工作不露痕迹地糅合在一起,在生活的每个细节和瞬间都渗透进思索、辩证,同时把学术从象牙塔中请出来走入生活的大观园。是的,社会学就是这样一门将学术与生活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它需要不停地在田间地头、街道建筑间奔跑研究,如果你不亲身感受一下,永远做不出好的学问。所以,我一次次地跑向城市最中心的十字街头,跑前跑后地拉人完成我的调查问卷,执著地蹲在监测点每隔半小时准时拍摄人流的照片……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是不断向心中的梦想靠近。
      梦想是很浪漫的一种说法。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每天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向我所希望的事业方向追逐,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编织自己的生活。我想,对于社会学的研究生来说,老板所谓的把学术和生活糅合在一起的真正含义,就是首先把自己当成一名社会人,然后在知识中不断寻找力量,将生活过得更加有声有色。

【2010年英语考研·高分必读】

沪江口语资料“绝密版” 免费赠送活动进行中

参加乐宁免费试听课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