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人文地理学笔记 (三)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4-10-13 10:30

61、工业的扩散:英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俄国、美国、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

62、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

63、工业类型:

(1)第一产业: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

(2)第二产业:制造业(北美、欧洲、俄罗斯与乌克兰、日本等)

(3)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

(4)第四产业: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

(5)第五产业: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64、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

(2)资源:

(3)能源:水力、蒸汽机、电力;

(4)市场;

(5)劳动力;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65、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纺织业与成衣业:发达国家日趋衰弱,发展中国家急速上升,从美国、西欧、日本向东南亚与东欧要区转移;

(2)汽车制造业:在发达国家之间变动(西欧、日本、美国);

(3)微电子工业:半导本、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生产由日本、美国、西欧、东南亚四地控制,家用电器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4)英美产业:由传统工业转向新技术和新的服务业。

66、当前全球经济形势:

(1)需求不旺;

(2)生产力过剩;

(3)发达国家科技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但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

(4)发展中国家:优势在于资源和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

67、种族: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血型等)的人群,属于人的生物学方面的属性。

68、种族多源论(魏敦瑞):

(1)我国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发展到现代的黄种人;

(2)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而到澳大利亚发展为棕种人;

(3)赞比亚的布罗肯山人发展为黑种人;

(4)西亚猿人发展为白种人。

69、种族一源论:人类种族本源于一个地方(可能是西南亚、北非或东非)。

70、种族与环境:

(1)肤色:人体肤色的变化取决于人体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和光照强烈程度有关;

(2)人体结构: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于细长;

(3)鼻子、眼形、头发组织:热带人鼻孔一般是宽阔的,寒冷人较长而突出,可以将吸进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而后进入肺部;黄种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皮肤紧缩形成直发,黑种人由于气候炎热而潮湿皮肤松弛形成卷发隔热防晒。

(4)体重与长四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黑人体重轻而长肢体善于投掷长矛,汗腺多,散热快,嘴巴大,厚唇,宽鼻便于气流通畅,手掌和脚掌的汗腺多而且大,手细血管较丰富,对体温调节较完善;因纽特人体重重,脂肪厚,散热少;白种人高鼻梁狭鼻对冷空气有预热作用。

71、种族划分的标志:

(1)毛发:亚洲人直发、欧洲人波状、非洲人卷发;

(2)肤色:白肤色的色素细胞约为1000个/MM以下,黑肤色在14000个/MM以上;

(3)身高:与营养和遗传因素有关;

(4)头颇形状:头骨指数=头宽/头长*100;

(5)鼻形:白种人狭鼻、黄种人中鼻、黑种人宽鼻;

(6)指纹:亚洲人多斗型、黑种人多弓形、欧洲人多箕形。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