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考研政治考点突破(23)
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还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很不完善,需要大力建设。
我们应当充分估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 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2) 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
(3) 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也有一个过程。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看生产力是否得到持续发展。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总体上是好的,但还很不完善,因而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二,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和不需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
(五)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①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②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③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反对国际上有人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和"国家主权有限论"的论调。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同坚持党的领导是一致的,党自身的活动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
(2) 依法治国有三个要点: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是宪法和法律。
※(3) 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是由于封建主义的长期影响是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二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文化水平都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