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考研政治互联提纲与考点提示(20)

作者: 来源:海天教育 时间:2008-12-09 10: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考点提示】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的。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允许、鼓励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助、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考点提示】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来体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基本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考点提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2)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4、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考点提示】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

5、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考点提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

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