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考研政治互联提纲与考点提示(16)

作者: 来源:海天教育 时间:2008-11-22 22:00
10、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考点提示】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1、货币流通规律

【考点提示】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

12、纸币和信用货币

【考点提示】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时,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有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形式。起初银行券是银行向存入金银块或铸币者开出的证据,持券人可随时按券面额兑取金银或铸币。以后,银行券也可以流通,在商品交换中发挥货币的作用。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1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考点提示】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叫做通货膨胀。相反的现象.即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叫做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

1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考点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1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考点提示】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它具有客观性。认识这一点,就必须尊重和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16、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考点提示】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现实的交换活动中,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7、市场机制

【考点提示】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

18、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考点提示】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19、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考点提示】科学的理论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诸多现象的本质。列宁继承劳动价值理论,分析了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结合新情况运用劳动价值理论,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20、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考点提示】这是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重点问题之一。它包括:

一是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实际上已经突破只是由单个劳动者创造的状况.理应认识为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总体工人"范围也不断扩大.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和相对独立化,要求我们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不断拓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在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上面。

二是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精神财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科技劳动创造的非物质形态的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我们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要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