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报考知识全集(29)

作者: 来源:文都教育 时间:2008-08-28 00:03

3专业前景预测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供求的影响,文科类的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经济、MBA、会计,理工科类的医学、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社会需求量比较大,找工作普遍比较容易,待遇薪水也比较高,属于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通过最近几年的报考情况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专业报考的考生往往很多,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考生来说,显然不能以专业的报考集中程度的高低来决定自己的取舍,集中度高低并不简单地代表竞争的激烈程度。因为专业报考人数的多少,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设置这些专业的学校的数量;二是专业是否是各个学校的大专业,如果本科生多,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多,那么报考的考生当然也多。我们知道往往报考考生最多的专业都是绝大多数学校都设置的专业,而且是属于大专业范畴,因此虽然部分专业总体的报考人数很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考生应该全面分析,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而且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众的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从近几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的情况来看,计算机、法律、通信和财会等专业依旧是热门。

(1)计算机类专业:多层次培养是趋势

计算机类专业仍然是以后研究生考试报名的热点。计算机类专业在人才需求总量不断增大的同时,需求档次也在逐渐拉开,下到简单的录入人员,上到科研人员。因为计算机方面的工作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对于此专业的毕业生也相对容易找工作。如果从事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不太挑剔,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但对于相对高层次的岗位,例如项目研究人员,能够胜任的人选依然不多。虽然同为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但工作性质不同,其薪酬也大不相同。

(2)法律类专业:研究生几年内都紧缺

近年来法律硕士报考人数也增长迅猛。自从中央明确提出建立法治国家后,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从司法本身发展而言,司法、立法、执法都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科生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而法律硕士均有非法律专业的背景,可以解决复合型人才需求和跨学科的问题。从学科专业性来讲,我国法律硕士学位的设立也是为法院、检察、公安系统培养高级人才。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2003届、2004届法律硕士毕业生十分走俏,全国各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和国家机关、大型集团公司到学校与当年法律硕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3)通信类专业:硕士培养将实用化

近几年来通信类专业招生持续升温,本科和硕士报名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这和国内通信行业发展迅速以及国外相关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人才就业前景广阔都不无关系。

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面都是企业考察人才的指标。通信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就业面非常之宽,除传统的之声和电视台之外,通讯公司等企业也是吸纳毕业生的"大户"。

(4)财会金融类专业:高端人才前景看好

目前我国金融类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能够充当"领军人物"的高级管理人才,精通外语、法律及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法律、咨询、中介和会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有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匮乏。

会计专业硕士是一个新兴的培养方向。会计专业硕士瞄准的是具备一定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继续学习会计知识的高级人才,范围就不局限在财会领域,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更加适合在职人员的深造。会计硕士在课程的设置上注重的是会计实务和操作能力,其中突出的特色就是"国际化+实务性",但是和国际证书的区别在于,案例分析、讨论,实践、实习锻炼是课程的"重头戏",而非强调课程的国际化背景。从教学方式来看,比较接近于在职MBA的形式。

4选择原则

(1)建议选择喜欢的专业。绝大部分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从这个方面说应尽量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不喜欢,即使考取了研究生,学习也很无味,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也很难有所成就。同时,如果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往往在复习时能够得心应手,比较容易培养自己的兴趣,发掘自己的潜质和特长。

(2)建议选择与大学阶段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这种情况下,由于大学四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专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课复习起来往往会顺利一些,比较得心应手。将来从事进一步的研究通常也会上手更快一些。

(3)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只有既认清形势,又认识自身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自身实力并非指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这是两码事。一个基础较差的人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意志足够坚强,加上一定的客观条件,总是可以成功的。很多考上的朋友在本科时成绩都不是太好。这里的实力是指由你的意志力、智力、复习时间、试卷难度等决定的你大概能达到的一个水平。

如果自我感觉实力较弱,那最好选报本专业,专业知识有基础,可以节约更多时间弥补弱势学科。如果不喜欢本专业且感觉实力不强,那最好选报自己喜欢且竞争力小的专业。

如果感觉自己的基础很扎实,而且很早就有换专业的打算和准备,可以考虑换一个相对不错的专业。但必须得注意自己得实际情况。比如说,计算机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众所周知的热门专业,但专家提醒考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读这些专业的研究生。比如计算机研究生,计算、离散数学类、通信类、数学系的学生读起来可能会轻松许多。而经济管理类研究生也是看起来容易读起来难,因为经济中对数学要求高于理工类。所以,本科阶段在数学学习上要求不是很高的专业的学生读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可能会吃力些。

(4)要把握社会宏观走势,判断社会各行业需求。了解行业特点,分析需求总量。

有些行业伸缩性很大,向其他行业渗透也很厉害,因此很难"饱和"。可以参照国外情况。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各国社会发展的近似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也表现出某些相似性。它们今天的热门行业,可能就是国内数年、十数年后的热点。最后了解专业招生单位情况。一些招生单位的所谓热门专业,其实根本就不具备起码的师资、经费和办学经验。如果仅看热门专业就报考,很可能误人子弟。附1:2002-2007年考研最热门专业TOP9(报名人数最多)

此书网店有出售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