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11)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1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及特点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1)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这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
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1)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它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2)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3)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实践的人。
2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1)生产力具有属人性,它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是在人的劳动中形成的、人能够直接掌握的力量,是人们以往流动的产物和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2)生产力具有客观性,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力量;(3)生产力具有社会性,它形成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结果,而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4)生产力具有历史性,它随着人们的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3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社会形式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从内容上看,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1)它以一定形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因此,马克思又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结构称作经济基础,以与上层建筑相对应。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1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2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国家的职能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四、社会的观念结构
1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社会的文化结构主要是由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基本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那些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这些非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由艺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结方式形成的有机系统。作为文化结构中主体部分的意识形态属于思想的上层建筑,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
2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的本质:(1)意识形态的本质: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1)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2)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3)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1)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2)文化的本质即人化。(3)文化的特点:①人化的形式;②社会的性质;③多样的形态。(4)文化的功能:①信息功能;②教化、培育和塑造功能;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④认识功能。
3文明和文明形态
文明与文化: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
文明的形态
4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进步;
政治文明,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
精神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精神生活的进步。
三者关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政治文明建设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
此书网店有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