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版阅读真题解析1998Text 2

作者: 来源:沪江考研 时间:2007-12-29 12:27

全文

  人们说,不劳就无获。但是,如果有劳却无获又会怎样呢?在美国,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听到企业复苏的故事。商人们自认为的他们所领导的生产力革命是否确有其事,这一点更加难以确定。
  官方的统计数字却有点不让人乐观。这些数据表明,如果把制造业和服务业合起来算,1987年以来生产力平均增长1.2%。这比前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略快。自1991年来,生产力每年约增长2%。这比1978年—1987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两倍以上。问题在于,近年发生的生产力快速增长部分是由于商业周期通常到了这时候就会出现的反弹造成的,因而它不是经济复苏已经是潜在趋势的结论性证据。正如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所说的,生产力发生飞跃的商业传奇与统计数字所反映的情况之间存在着一种“脱节”。
  这其中的一些原因很容易解释。企业重组的新方法——所有那些重新设计和缩小规模的做法——只是对一个经济的整体生产力做出了一方面的贡献,而这种经济的发展还收到许多其他因素的驱动,如设备、机械上的联合投资,新技术,以及教育和培训上的投资。另外,公司的大部分改革是为了赢利,而达到赢利的目的不一定非要提高生产力:转入新的市场或改善产品质量也会有同样的功效。
  其他两种解释带有很大的猜测性。一种解释是近年来所进行的公司重组也许并未奏效。另一种则说,即使有所成效,效果也不像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广泛。
  哈佛学者,快速增长的面包连锁店Au Bon Pain的前任总裁莱昂纳多·施莱辛格说,许多“重组”是粗糙的。他认为很多情况下,企业收益的损失超出了成本的降低。他的同事迈克·比尔说,太多的公司已用机械的方式进行重组,在没有充分考虑到长期赢利能力的情况下降低了成本。BBDO的艾尔·罗森夏恩更加直率。他把许多重组咨询专家所做的工作视为垃圾——“典型的劳而无获”。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