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版阅读真题解析1999 Text 3

作者: 来源:沪江考研 时间:2007-12-26 10:02

全文翻译:

  对于计算机课堂教学,人们在观点上存在着一条无形的界限:一种是以学生的就业前景为理由,另一种是以激进的教育改革为理由。很少有人就这一区别--事实上是矛盾--进行撰文探讨,但它却是促使计算机进入课堂的活动出问题的关键。
  旨在使学生胜任某种工作的教育是职业教育,它存在的理由与法律所规定的普及教育之间有很大差别。根据法律要求,所有儿童都必须就学至十几岁,其目的并非简单地增加他们的谋职能力。我们更应该具有的是作为美国公民的某种观念,即他必须准确判断自身的生活和幸福是如何受到外界影响的,否则他的公民特征就是不完整的。但是情况并不总是如此;在法律要求所有儿童必须上学至一定年龄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有些儿童天生就不适合接受这种教育。随着工业化给国家带来的特有乐观精神,我们已经接受人人都适合受教育的观念。倡导计算机教育的人抛弃了这一乐观理念,取而代之的是与他们乐观外表相悖的悲观论调。基于将计算机引入课堂的 "教育理由"和"谋职理由"的混淆,主张计算机教育的人常常只强调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而忽略了他们的教育成就。
  对适当的学生实行职业教育也有道理。欧洲的许多学校很早就引进职业培训的概念,以确保儿童具备欲从事的职业所需的技能。然而,去臆断科学家、商人、会计职位的数量是武断的。此外,在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里,经济延展到这么多的州,涉及到这么多的国际公司,因而要按照数量培养出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员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对少数学生而言,职业培训也许是可取之路,因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熟练的技能是能否得到工作的关键。当然,目前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花毕生的时间去熟悉各种不同的软件程序的使用。当然如果想成为一名计算机工程师,事情就完全不同了。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最长也只需一两个月即学会。不管怎样,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只是对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所需的各种实际技能的补充。当然应该看到的是,不管是职业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混淆计算机教学的目的,都不会受益。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