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1、受众的个人差异论

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美国传播学者德福勒归纳了主要观点:

①各人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

②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

③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们接触到大相径庭的观点,他们从环境中习得一系列看法、态度、价值观和信念,这些构成他们的心理结构,并使他们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

④人们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各自带有自身的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也制约他们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

⑤心理结构各不相同的社会成员,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接受、理解、记忆、反应,也是各不相同的。

各人差异论的贡献在于:促使人们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传播学中对于受众的研究,可以从分析受众成员的心理入手。但测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难。

2、受众的社会分类论

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的行为的影响。主要观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②人们的这种有选择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之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③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分类界限的,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资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

④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信息的注意和反应形式,从而使各社会群体的内部成员们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

社会分类论可指导人们研究分析据以划分受众为不同群体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进而指导传播机构分析和预测不同受众群体的有选择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但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群体的受众成员并不见得一定会对同一条媒介信息作出同样的反应。社会群体的特征虽是对受众成员产生影响的一种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而是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影响受众的信息接受行为的。

3、受众的社会关系论

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主要观点有:

①媒介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②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

③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与他有关系的人所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用。

④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

⑤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左右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及对创新事物作出采纳与否的决策。

4、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

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

(1)、使用与满足理论

(2)、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

(3)、可获得性(易得性)论

5、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

①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②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6、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①外部信息作用于们的知觉的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②作用于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