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到10月这两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大纲进一步吃透教材。在这一阶段,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应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印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在教材中划出大纲中的知识点,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力争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一定的认识。参加各学校自主命题的考生,同样建议要参考统考的考试大纲,同时还要根据目标院校的要求,认真仔细地把握教材的考点内容。具体复习方法方面,请同学们注意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

第一、在前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专题的复习。

在全面复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作者在写每一章时都会有一定的规律,比如:中国史中每一时期都会按着其兴盛的原因、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对外政策、衰落原因等进行介绍。世界史中对各国的政治(宗教)改革,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外交政策和实力变化等介绍得最为详细。这些共同点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去总结。通过总结同学们就会发现规律,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构架起系统的知识点网络,为知识点的永久性记忆打下基础。当然,构建独立的知识体系可能会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多精力,比较便捷的方法是参照一本编排体系比较完备,方法论指导性比较突出的辅导教材。

第二、开始有意识地注意培养答题方法与技巧。

尤其是名词解释、史料分析和论述题的方法与技巧。具体来说,名词解释的关键是第一句概括题眼,让人一目了然。注意表述要准确,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或不知所云;文字要简练,只要把名词、概念解释清楚即可,无需展开叙述,更不要旁征博引,把解释性的话淹没在大段的叙述里。史料分析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理解史料。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弄明白。答题时针对所问,归纳概括。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问题。这一步的关键是紧扣问题,语言简练,高度概括。论述题的类型多样,风格各异,但是答题的要求都有一定共通之处。同学们在答题时要针对所要问的内容,摆出史实,分项作答,观点鲜明,条理清楚,文字力求简练准确,防止空洞的议论。要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且对历史事件须有较深刻的理解。正式答题前,应该拟一个简单的提纲。提纲可以按历史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也可以按史实的性质或分类去排列,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方面等。提纲要写得简明,以能提醒自己答题为原则,哪怕是几个字都行。

第三、平时一定要动笔。

我在辅导过程中多次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多动笔写,只有写出来了,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才知道自己对历史学专业术语表达的掌握程度。我曾经不太客气地说过,光说不练假把式,说起来铁树开花,写下来满地鸡毛。一些同学反映,看着题目容易,提起笔来就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甚至提笔忘字,这些问题恐怕都是平时练习少了。到了巩固强化复习的阶段了,同学们一定要多动笔,建议大家把我在强化班给大家提出来的典型例题都抄写(最好是默写)一遍,一方面养成动笔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巩固“历史学专业术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