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大纲解析
一、对考纲的理解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非常薄、非常小、可以说成一个小册子,里面只包含考试的纲目,并不存在任何考点,要区分同样封面的其他辅导老师出版的考点读物)
纲目性的文书:培训老师、命题组老师、阅卷老师。
学生不需要盲目地买大纲。(原因:无法通过考纲进行有效复习,复习只需要通过老师辅导老师编写的教材,徐涛《考研政治核心考案》)
二、考纲的变化
名义上的变动和实质上的变动(约10余处)变化最大的是毛中特,这些变化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梳理总结和复习。
(一)新增:2016 如何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2017 经济社会发展五大理念2017考纲核心变动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18届五中全会提出)
问:如何用唯物辩证法解释五大理念?(问答题Or分析题 还不确定 关注押题阶段解析)
答:系统的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定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马原复习
完全没必要再买一本核心考案,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去做,实质性的变化会通过文档在各个平台发布。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
由原本的五大特征(仍然很重要)变为六大原则,该考点越靠近2020年就越重要。
新增: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遵循六个原则=怎么做?(党和国家领导人角度谈,回答一般比较抽象/答题思路)
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五是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六是坚持党的领导。
(三)、新常态
新增:新常态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
1.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
2.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
3.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纳于新常态(党至基层领导)
新说 (答题也可写好新说,顺带旧说)
1.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考研重点)
2.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对社会经济影响很大),实现反周期目标;【解释:如买房的社会心理会导致真实的房价降低】
3.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意加减乘除(落后产能缩减,创新驱动产业增加)并举,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
4.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5.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6.重点实施“一带(西北)一路(东南)”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11个省)建设三大战略(国家主控战略)
7.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8.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给分的关键词),是他们有现实获得感。
(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增考点、展开)
1.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国家、人民)
2.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给分关键词)[可能放多项选择中]的方针;【十六字方针必须要记,选择题不要太担心多选一般全选,大题需要会写】
3.要把握好基本要求:要紧跟全球科技发展方向、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要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原始、集成、引进吸收再创新)
4.要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国防、通讯)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五)、供给侧改革 2017年考纲核心变动
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
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小到企业和个人、大到国家投资、消费、出口 国家以前注重需求侧管理)
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企业角度:多调整供给上的管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怎么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六)、“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底线: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
主要矛盾:由以前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主要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竞争力。
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保障粮食安全(供给)。【该底线为改革的基本底线,需要区分上面提到的底线: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
(新增)农业现代化道路: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七)、新型城镇化(新大纲展开谈)必要性/原因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具体做法:
1.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
2.坚持优化布局(结构和层次);
3.坚持生态文明;
4.坚持传承文化。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毛中特第六章和第八章变化最大)
坚持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全体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具体做法 (老大纲中有五大领域,新提法丰富并覆盖原有说法)
1.增加公共服务(硬件和软件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方向;
2.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中国有14亿人口,还有2000多万月收入低于400的贫困人口】
3.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穿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4.促进就业创业。
5.缩小收入差距。
6.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7.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增)【健康中国为新说法,很重要】。
8.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总结
思修大纲只多了一个结束语,史纲只是进行了位置调整,大家只需要按原本复习方法复习即可。马原实质性变化只有一个,复习重点还是要在毛中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