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考试大纲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六点);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的类型(六种);
4.OSI/RM及其了解各层的功能(七层);
5.TCP/IP参考模型(四层);
6.网络高速化(三方面);
7.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和服务的概念。

二、物理层
1.物理层特性(四点);
2.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
3.光纤的优点及其两种模式;
4.三种基本的调制方法;
5.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6.两种数字传输系统(T1,E1);
7.PCM的缺点(两个)。

三、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五个);
2.常见的组帧的方法(四种);
3.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原理;
4.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
5.多路复用技术的一般形式(四种);
6.CSMA/CD协议;
7.局域网的主要特征(五点);
8.以太网物理层和MAC子层的功能(三点和五点);
9.以太网的帧格式;
10.划分VLAN的方法(五种);
11.无线局域网的DCF和PCF;
12.广域网的主要特性(四点);
13.数据报服务的特点;
14.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主要区别(七方面);
15.X.25的层次(三层);
16.帧中继与X.25的主要区别(三点);
17.帧中继的特点(三点);
18.PPP组成(三部分);
19.HDLC的帧结构;
20.网桥的类型(两种)。

四、网络层
1.网络的异构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四方面);
2.中继系统的种类(五种);
3.拥塞控制算法(四种);
4.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5.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6.IP地址的分类及其表示;
7.IP数据报的结构及其每个域的意义;
8.子网及其掩码;
9.CIDR;
10.ICMP差错报告报文的种类(五种);
11.IPv6的特点(九点);
12.OSPF;
13.IP多播的概念和多播地址;
14.转交地址的分类(两种);
15.路由器的优缺点(七点和三点)。

五、传输层
1.传输层寻址与端口;
2.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3.传输连接的建立与释放;
4. UDP的优点(四点);
5.TCP报文段报头格式;
6.TCP的流量控制;
7.TCP的拥塞控制。

六、应用层
1.三层C/B结构的优点(四点);
2.P2P技术的特点(六点);
3.DNS的层次结构;
4.域名服务器的类型(三种);
5.Internet的应用协议:FTP,MIME,HTTP;
6.Web页面文档的分类(三种);
7.生成动态文档的方法(四种);
8.生成活动文档的方法(两种);
9.URL的格式;
10.网络管理系统逻辑模型;
11.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五个);
12.被管对象的特性(五点);
13.SNMP的基本元素(三种);
14.SNMPv3的安全模式(两种)。

七、MPLS与服务质量控制
1.标记交换原理;
2.MPLS的封装;
3.标记分配的方式(三种);
4.与以路由器作为核心网络平台的技术相比,MPLS的主要优点(七点);
5.Intserv的局限性(五点);
6.DiffServ的体系结构;
7.DiffServ的技术特点(四点)。

参考书目: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谢希仁,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