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B部分

1、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根据2006年《英语考试大纲》修订部分的内容,阅读理解B部分现有三种备选题型(包括2005年加的选择搭配新题型)。每次考试从这三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1)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的5个空白处的5段。
 (2)在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给出。
 (3)在一篇长度约500词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段文字或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

2、试题特点

本部分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连贯性、一致性、逻辑性等语篇、语段整体性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即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整体和微观结构。考生既要理解和掌握文章总体结构和写作思路,又要弄清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3、文章的结构特点

 (1)问题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类文章的基本模式是:文章通常以某种现象或话题开篇,该现象或者话题可能涉及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接着针对此现象或话题展开讨论分析,找出其存在或产生的根源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解答这一类型的文章,考生关键要抓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
 (2)议论型: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得出结论
基本模式是:在文章开始,考生只要细心掌握哪些是论点,哪些是论据,结论又是什么即可。
 (3)立论/驳论型:提出论点---表示赞同---论证观点
提出观点---发表异议---驳斥观点---建立观点---论证观点
文章的基本模式是:在文章开始提出一种时下比较流行的观点或者现象,接着作者阐述自己对此现象或者观点的看法(也可能会涉及到大众的舆论)。在阐述自己看法的同时,作者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赞成或反对。
 (4)因果型:结果/现象---原因/成因
这一类型的文章近于说明文。文章多以一种现象或者一种结果开篇,然后进一步探讨导致这种现象或结果的原因或成因。(文章大多围绕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领域展开)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C部分

1、英译汉部分的命题基本指导思想

《大纲》规定:英译汉试题命题的基本原则是避免内容不健康的、带有各种偏见的语言材料;试题无科学性错误;侧重运用能力的考查。英译汉部分的命题指导思想是适当降低英译汉文章的难度,以便要求考查考生对文章深层次理解的同时,掌握并运用最基本的英译汉技巧。

2、试题材料的选取

通过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可知,英译汉部分试题命制的材料主要来自社会生活、科普知识、人物传记这几个方面。

社会生活主要涉及:法律教育、欧洲电视媒体、人口爆炸、噪音、资料收集、儿童教育、大学生、城市生活、办公室、职业选择、标准化教育、心理测试、历史学家、行为科学和文化人类学。

科普方面有:对“知识分子”的定义、核辐射、太阳能、电的应用、矿物燃料、电视、能源危机、智商、建筑、技术和工具革新、科学研究取得进步的原因、天文科幻、未来世界等。

人物传记:主要涉及爱因斯坦、珍妮.马德逊等。

3、英译汉部分试题命制的特点

 (1)句子长且结构复杂、内容抽象;
 (2)文章摘自原版读物或刊物;
 (3)划线部分的理解与翻译对上下文的依赖性很强;
 (4)试题中的词汇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要求考生根据句子内容确定词义后再对词义进行引申。

相关内容推荐:

考研英语阅读作文强化阶段复习要点

解读考研英语阅读中的“符号秘密”

十步教你提高英语阅读速度(上篇)   (下篇)

学会分析句子,考研英语阅读已经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