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多选天天练14—马政经第七期

作者:maruya 来源:沪江考研论坛 时间:2008-10-27 22:48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

1.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与恩格斯就已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个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这段话说明:
A.全球化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
B.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结果
C.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
D.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地参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具体表现在:
A.可望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B.可望发挥各国相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在全球的传播
C.发展中国家可望实现"后发优势"的机遇
D.可望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
A.市场经济在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各国发展趋于同步

4.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它的作用是:
A.加深国际分工,促进和控制国际贸易的发展
B.加速国际资金流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C.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国际技术交流,推动国际经济技术发展
D.加剧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5.过去改革开放以"引进来"为主,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壮大了我们"走出去"的实力。中国政府和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中国确实要"引进来",也必须"走出去"。"走出去"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意义,表现在它:
A.更好地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B.有利于缓解我国国内市场的压力
C.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D.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6.十七大报告两次提到"开放型经济",强调"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将中国以往对外开放的境界提到了新的高度。十七大报告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这12个字定位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正彰显了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趋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
B.要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
C.总体上实行中性化政策,是一种制度性开放
D.不但要紧抓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良好机遇,同时也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7.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需要,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A.有步骤地推进银行、保险、电信、外贸、旅游业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
B.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C.积极吸引外资,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
D.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

8.当今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制度主义制度并存和共同发展,将是长期的现象,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长期性,是因为:
A.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仍有较大的空间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B.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仍不同程度的依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科技实力较弱
D.资本主义制度要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参与论坛答题请进入>>>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