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单选天天练--马政经第13期(第5章)

作者:蒙奇D路飞 来源:沪江考研论坛 时间:2008-10-23 22:43

§单选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按劳分配制度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D、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2.马克思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生产关系不同
B.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同
C.最终目标是否是共同富裕
D.所有制结构不同

3.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之所以有区别,根本原因是:
A.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不同
B.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不同
C.生产资料的收益权不同
D."剩余"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A.生产资料的财产存在方式
B.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C.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产品的分配方式

5.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
A.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B.国家政权的性质
C.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D.社会分配制度的性质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D.人民民主专政

7.在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B.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C.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8.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是看其:
A.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B.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是否实行股份制
D.是否实现了多种实现方式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本质区别在于:
A.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B.国有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C.集体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D.初级阶段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10.个体经济建立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它的性质是:
A.不具有剥削性质的公有制经济
B.具有剥削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C.不具有剥削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D.私营经济

11.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12.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其前提条件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D.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存在重大差别,还是谋生的手段

13.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直接的社会劳动
B.直接的个别劳动
C.以个人为单位的局部劳动
D.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
A.全社会劳动者
B.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C.各种所有制企业
D.社会主义国家政府

15.某国有企业有一职工,年工资3万元,奖金0.7万元,津贴0.3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收入1.5万元,房租收入3万元,该员工一年的按劳分配收入为:
A.7.5万
B.3万
C.5.5万
D.4万

16.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确立生产要素按:
A.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B.所生产商品的供求状况参与分配原则
C.所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参与分配的原则
D.所生产商品的性质参与分配的原则

17.劳动者购买的债券、股票和在银行存款所取得的利息、股息等收入属于:
A.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B.按劳分配收入
C.劳动力价值收入
D.按资金分配收入

18.从根本上解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范畴是在: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9.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十七大报告提出:
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同时注重公平与效率
B.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0.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培育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是:
A.培育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
B.进一步改革商品流通体系
C.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
D.价格改革

参与论坛答题请进入>>>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