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政治单选天天练(9)

作者: 来源:沪江论坛 时间:2007-11-12 08:30
目的:在考研前的每天让大家进行政治单选的练习。
参与形式:做完每天出的5道选择题,然后看解析,记住知识点,加深记忆。
小组支持:加入《考研政治备战小组》报告每日学习情况和每周练习情况,谈谈心得体会,有什么建议也可在小组中说,呵呵~

>>>考研政治选择题训练汇总(11/04~11/09)

1、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里区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依据是()

[A]形式与内容的划分

[B]计划与目的的划分

[C]唯物与唯心的划分

[D]统一与多样的划分

2、“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和“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两种观点属于()

[A]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前者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均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前者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者属于辩证的唯心主义观点

3、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曾经是新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大型水利工程,然而由于该工程没有考虑到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可能会造成三门峡水库的淤塞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三门峡水库泥沙日益淤积,库容不断减少,对下游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个根本要求是()

[A]世界的多样性

[B]世界的统一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一切从实用出发

4、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技,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5、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资料来源:启航1500题】

 

小组支持:>>>考研政治备战小组

参与答题请进入>>>>冲击政治多选天天练(9)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