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的本质问题

本质是事物的基本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社会实践活动的质的规定性,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对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视野,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和教育的现象与本质问题的认识,是一个属于带根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问题。

(二)教育本质的论争

教育本质的问题最早是由苏联教育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当时由于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文的发表,围绕着教育是否是上层建筑以及它的专门特点问题,展开了讨论。我国学者于同一时期介绍过此问题及他们的讨论。

“文革”结束后的70年代末至90年代,人们思想不断解放,我国教育理论界冲破理论禁区,围绕着教育本质问题,曾经有过几次集中的讨论,新时期的重要教育学者几乎都参与了这场讨论。在近十年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中,由于各自的视野不同、立场不同,教育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派:

1.上层建筑说

这种观点是传统派的观点,其论据是: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中,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关系,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对社会意识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属于精神生活,它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个决定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了教育的变化。因而教育是上层建筑。

2.生产力说

  这是现代派的观点,其论据是:教育与社会再生产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客观联系,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因而它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产和延续的手段。特别是从现代生产性考察,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从事这种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掌握生产知识和技术,教育只不过是生产过程中分离出去的一个独立因素。因而,可以把教育看作是社会生产力。

3.多质说

这是一种折中派的观点,它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也应是多质的、多层次的。有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成长、发展有直接联系,同时既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有直接关系,又与上层建筑有直接关系。

4.本质规定说

这是深化派的观点,这一派的方法论特点,是力图从教育本身的质的规定性来揭示教育的本质,从教育之所以是教育的专门特点,从教育自身的矛盾的特殊性来揭示教育的本质。认为本质是对现象而言,本质和现象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是唯物辩证法的补充。研究教育本质,就是揭示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其中,前三派主要是围绕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展开的;后一种观点则重在论证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质的特点。

(三)教育本质讨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教育本质的讨论并没有最后的结论,但围绕着论争,学者们开始了深层的反思,开始了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从理论上,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入的理解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从而建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有助于使教育实践按照教育本质的要求发展,使教育实践向着培养全面发展而具有独立个性的人的方面努力,革除当前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教育“目中无人”的时弊,对当前所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