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据统计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额的82%,而占全球人口75%的发展中国家分别仅占14%和18%。世界上20个最富有国家国民的平均收入是20个最贫穷国家的37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比40年前增加了一倍。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B.世界上落后的国家应该站在全球化进程之外

C.经济全球化使世界上一些落后的国家走向更加贫穷的道路

D.经济全球化是落后国家贫穷的根本原因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虽已成为一支独立的经济政治力量,但是,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经济上摆脱历史形成的国际分工的影响,并未改变历史形成的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的地位。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格局进一步发展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心")与发展中国家("外围"或"边缘")的对立。这实际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处于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控制的地位,并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更发展,世界范围的"富国"与"穷国"的分化更剧烈。由此可见,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达"与"不发达"的对立、"发达"对"不发达"的剥削和控制,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7页;《大纲解析》第127页。

2.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A.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B.社会分工       C.科学技术革命      D.国际互联网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因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它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其次,它使世界市场实现一体化,某些商品全球性过剩成为可能;其三,它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最后,它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增大了国际经济运行的风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 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7页;《大纲解析》第127页。

3.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基础是:

A.商品生产                                

B.资本的本性

C.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D.国际分工的发展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基础。

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是以国际分工的发展为基础的。发达的国际分工又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产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它是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革命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过程。生产的国际化促进了资本的国际化。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资本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商业资本的国际化;而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的国际化主要是通过资本输出并带动商品输出,形成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最终形成帝国主义时期的殖民体系等体现出来的。这一时期,资本国际化的形式除了商业资本国际化之外,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生产资本或产业资本的国际化比重还很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具体表现就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在国外的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 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7页;《大纲解析》第127页。

4.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它发展的物质条件是:

A.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B.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物质条件。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推动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使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逐步走向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的新阶段。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科技革命及其成果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促使发达国家经济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国际间的分工和合作关系越密切,客观上要求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日益密切,从而整个世界经济也就连接成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加强了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密切交往和联系,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明显特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7页;《大纲解析》第127页。

5.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A.各种经济制度的趋同化                  

B.各国经济发展计划的同一化

C.资源配置国际化                        

D.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一致化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资源配置国际化的经济运动。这一实质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中形成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产生以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为现实基础、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理论基础。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产生使各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人了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意味着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开始。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西方殖民者"与"受殖民者宰割、凌辱的多数落后的民族、国家"结构的存在,奠定了经济全球化实质形成的基础。这种结构,在经过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成百倍地提高之后,经济日益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虽然瓦解,发展中国家虽已成为一支独立的经济政治力量,但是,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经济上摆脱历史形成的国际分工的影响,并未改变历史形成的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的地位。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格局进一步发展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心")与发展中国家("外围"或"边缘")的对立。这实际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处于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控制的地位,并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更发展,世界范围的"富国"与"穷国"的分化更剧烈。由此可见,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达"与"不发达"的对立、"发达"对"不发达"的剥削和控制,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7页;《大纲解析》第127页。

6.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跨国公司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企业,它以一国的总公司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国际范围内生产和资本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们在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成为国际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7页;《大纲解析》第127页。

7.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B.发展中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C.对外开放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D.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运动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这一实质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中形成的。经济全球化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要求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整体,各个国家都必须面向这个全球市场,实行规模生产和经营,积极参与世界竞争。目前,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虽然瓦解,发展中国家虽已成为一支独立的经济政治力量,但是,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经济上摆脱历史形成的国际分工的影响,并未改变历史形成的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的地位。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格局进一步发展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心")与发展中国家("外围"或"边缘")的对立。这实际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处于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控制的地位,并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更发展,世界范围的"富国"与"穷国"的分化更剧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 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8页;《大纲解析》第128页。

8.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企业,它以本国总公司为基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业务活动。它的实质是:

A.最大限度地追求巨额垄断利润               

B.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垄断组织

C.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济活动的公司或企业

D.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和金融等功能为一体的特殊主体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跨国公司的实质。

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企业,它以本国总公司为基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业务活动。它的实质是: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垄断组织。它凭借其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等条件,绕过贸易壁垒,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国际范围内生产和资本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它又以其全球性生产经营的企业形态,以其相互间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以及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联系,形成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活动中囊括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空前巨大的网络,从而使全球化的经济成为网络型经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盟更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为这种联合与合作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强强联合与合作,它有利于突破贸易壁垒、分散投资风险、引进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使国际竞争在更大的规模上得到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们在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成为国际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 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8页;《大纲解析》第127页。

9.经济全球化要达到共赢的目的,关键在于:

A.加强南南合作                               

B.反对恐怖主义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促进南北对话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新秩序是相对于国际经济旧秩序而言的。它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消灭剥削和控制,建立起真正体现平等互利、互助合作原则的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要达到共赢的目的,关键在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其内容上反映了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平等互利,即各个国家之间主权平等,对支配自己的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主权,对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享有主权,在国际贸易、金融、技术等领域进行的交往必须公平互利;二是相互依赖,即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合作,消除世界上的贫富差距,促进共同的繁荣。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斗争,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上已进一步明确了斗争目标:第一,维护本国的主权和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第二,改善贸易条件,稳定或提高初级产品的生产;第三,实施必要的国际金融调控,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第四,通过国际立法规范发达国家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侵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 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81页;《大纲解析》第128页。

10.产业资本国际化是下列哪个历史阶段资本国际化的特点: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一次世界大战前      C.二次大战期间      D.二次大战后

[命题说明]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产业资本国际化。

资本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资本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商业资本的国际化;而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的国际化主要是通过资本输出并带动商品输出,形成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最终形成帝国主义时期的殖民体系等体现出来的。这一时期,资本国际化的形式除了商业资本国际化之外,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生产资本或产业资本的国际化比重还很小。战后,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趋势空前加强。产业资本国际化的全面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新现象。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产业资本的运动越出国界向国际范围扩展的趋势,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行使其职能,把整个国际范围作为自己的活动领域。由于产业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循环过程中,仍然要采取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因此,产业资本国际化实际上就是货币资本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和商品资本国际化的统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 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7页;《大纲解析》第127页。

沪江考研真题页面新改版>>>

2008年时事政治复习资料大全>>>

沪江考研资料免费下载(12月17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