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中那不能言说的四种怪现象

作者: 来源:跨考教育 时间:2010-03-12 07:00
    在初试之后,更多的人关注各校复试的结果。一时间,网络上一些控诉复试不公的帖子被网友热议,甚至会由于大众媒体的介入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考研复试由于其较强的主观性、地方性,不像初试相对有一个评判标准,加上复试信息的透明度不够,导致考生对复试结果议论纷纷。综合分析,记者发现热点主要集中四个方面:

1.复试缩招的论争。
    “缩招”,顾名思义就是招生人数较以往有所削减。就研究生招生来讲,缩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每年的7、8月份招生简章上出现的“拟招收”人数相比去年或往年招生人数缩减了;一种是初试后,分数线出来的同时学校公布的当年实际招收人数比简章上的“拟招收”人数有了缩减。一直为考生所诟病的就是后一种缩招,这种情况会使很多原本可能被录取的人却连复试也不能进入,比如深圳大学就曾经在复试前通知要缩招40%。
    绝大部分考生强烈反对复试缩招,在一篇帖子中甚至出现了这样的言辞:“背信弃义,天良丧尽,借扩招之名,行缩招之实。”可见其对缩招的痛恨,因为这直接导致很多原本可以被录取的人落榜。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缩招之举大为赞扬,认为从长远来看,缩招对于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缓解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先来看看缩招的主要原因:
    首先,就业形势要求缩招。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研究生的就业开始陷入尴尬境地,在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缩招就成了必然结果。
    其次,“批量培养”导致研究生素质良莠不齐,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科的人才梯队建设。缩招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第三,连续几年的扩招已经使得一些学校导师严重匮乏,一个导师带二三十名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再不采取解决措施,怕会砸了多年苦心经营的招牌,因此被逼无奈选择缩招。
    第四,保送生比例增加。2007年以来,保送生占研究生招生比例逐步增大,以北大为例,2008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中,理工科院系接收保送生比例在50%至80%,其他院系一般不低于50%。在研究生招生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这必然会挤压考试录取的学生名额,直接导致缩招。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总体看来,缩招其实是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的。那么,为什么缩招会招致那么多考生的痛恨呢?主要原因就是学校没能及时把缩招信息传达给考生,考生在不知道缩招的情况下报考,是不公平的,对于一年只有一次机会的考生来说,这个打击是很难承受的。因此,学校如有缩招计划应及早公布,给考生充分的选择权。

2.如何避免暗箱操作?
    暗箱操作的出现是由于复试过程中的主观性:导师的好恶决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这使一些同样优秀但是不合导师胃口的考生落榜。研究生考试虽然是学校和导师在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但今后的培养过程却是导师直接完成的,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学术的传承性,也为了更有利于今后的培养,导师的意见当然更为重要,这也是导师意见在复试权重中逐步增加的原因。而随之可能出现的就是暗箱操作问题,必须加强监督,建立起规范、透明、有效的复试监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已知的比较公平、透明的复试方式是中国地质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学校采取的“体检试面试”,对于这一复试形式本刊曾有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面试后,最终的分数由逐个面试考生的十几位老师共同决定,且复试第二天就公布录取名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暗箱操作问题只能从制度层面解决。考生所能做的事只有两个:一是提高成绩,使自身条件足够优秀,很难被“操作”,经验表明那些被“挤”的人一般都处于可上可下的中间地带;二是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尽早获取信息,比如初试排名、复试成绩等等,这样一旦发现录取名单有问题可以获得主动权,向主管和监督部门反映,争取自己的权利。

3.如何避免外校歧视?
     在互联网上搜索“复试、外校歧视”,你会得到约194,000项查询结果。外校歧视问题大概是最让考生焦虑的,尤其是跨校考研的学生。如果说初试的“匿名判卷”可以避免外校歧视问题,那么,在考生和导师面对面的复试中,怎么才能避免外校歧视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探讨一下外校歧视都有哪些表现,然后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逐个击破。
    第一,导师对于外校学生的科研能力缺乏信任,虽然外校学生考了很高的分数,他们也许觉得自己培养了4年的本校生更为可靠。对此,考生就要提高自身能力,关注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了解所报考导师的论著和科研成果,在复试中表现得更为出色,消除导师成见。对报考学校和导师的了解,既能够表现出你的决心和诚意,也反映出你的专业能力和可塑性。这个工作不仅仅是在复试现场完成的,在决定报考后就一直要做,想办法和导师取得联系,比如去上导师的课,多向导师虚心求教,老师永远喜欢那些渴望知识的学生,这个过程中你的表现很可能就已经决定了你复试的成败。
    第二,有关招生事项、往年试题等信息获取方面对外校生的歧视。现在信息交流的渠道这么丰富,考生完全有能力打破这种信息壁垒。网络BBS交流、找同学和朋友帮忙,同研友信息互换,甚至可以直接跑到该校的研究生楼去找研究生请教,一般来说他们都是很愿意帮忙的。记者在读研时就曾经把大学4年的笔记赠送给一个在宿舍走廊上向我请教的女孩,因为她已经徘徊了几天,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她踌躇的身影,这样的诚意怎么能不打动人呢?
    第三,有些学校在招考政策上歧视外校生,比如本校生可以“降分录取”,有额外加分制度等等。这些政策通常都不会公开,但确实存在,这就需要考生做好信息搜集工作了。碰上这样的学校,如果不是特别出众,或者非这所学校不可,劝告考生还是不要碰触为好。毕竟考研是为了得到一个深造的机会,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属于战略问题,应该多方衡量利弊。况且这种学术的“近亲繁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封闭和缺乏活力,多元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才是学术健康发展的必要元素,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4.如何遏制钻营之徒?
    近几年的“考研热”带动的不仅仅是考研产业,也给一些唯利钻营之徒以可乘之机,有关导师收受学生贿赂的“透题”、徇私舞弊等丑闻不时见诸于媒体。学校必须坚决遏制这些投机钻营者,维护研究生招生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信息公开是必须的,要把复试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及时、透明地发布,让考生心中有数,信息为广大考生所掌握,那些想搞小动作的人就很难得逞。
    其次,要建立民主、有效的考查方式,规范评分制度,明确评分标准,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而是多位老师共同决定,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公正。
    第三,完善复试监督和复议,保证考生有疑问和异议时有投诉途径,而不是徒有其名。监督不力必然让有些人“钻空子”,关系和人情大于考生的真才实学,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考研复试的监督,而不能完全下放到学院和教研室。

更多相关文章:

难道我们只有考研这条路?揭秘第二学位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