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过来人复试经验红宝书

作者: 来源:跨考求学 时间:2010-01-28 14:57

   复试的脚步越来越近,作为考研人的你,也许正不明就里的忙碌着,也许正担心自己做得是否全面,也许自认为已万无一失实际上却仍有遗漏,我们多多少少都需要过来人的一些指点。考研复试英语话题大揭秘 >>

红宝书第1章:掌握面试的主动权
考研过来人:小刘
报考专业:人类学
报考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精要观点:要做到“化被动为主动”,由自己来掌握谈话内容的主导权,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善于从老师的问题中找到自己的擅长点,从而使其问题按照自己的思路延续下去。

    在我看来,考研复试,最为复杂的就是面试。其复杂之处就在于你必须面对面和老师们交流,老师可能会随时提问他们感兴趣的任何问题,这就要求你在全面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随机应变。因此根据我的经验就是要“化被动为主动”,由自己来掌握谈话内容的主导权。要做到这一点,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善于从老师的问题中找到自己的擅长点,从而使其问题按照自己的思路延续下去。当然,这种转移的话题最好能够和学科知识或相关研究有关。通过这种较为深入的讨论,一方面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也让老师们对你产生兴趣,至少他们可以知道你在某方面是具有一定专长的。这样就达到了“突显自我”的效果,让老师们对你印象深刻。在我参加面试过程中,我一开始就将谈话的主题引向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因为这是我一直在做的研究,我非常熟悉,同时因为它是属于传统的人类学研究领域,所以老师们也对此很感兴趣,进而整个谈话的内容基本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我的专业面试很快就结束了,从后来得分的情况来看,老师们都还是很满意的。
    面试的第二方面内容就是英语。英语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时之功,但老师们也并不容易通过一次几分钟的考试就能确切判断你的英语水平。如果你准备充分,即使英语能力差一点,也同样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就是要尽量弄清楚英语面试的形式。有些学校要求考生对一两个专业名词进行解释,最好能找一份专业英语辞典,将学科内一些基本概念强记一下,应该问题不大。如果老师突然问了一个毫无准备的问题,也不要太担心,你只要能够模模糊糊地说上几句没有明显错误的英语,并且能和主题沾上一点边就可以了。你要相信,除非你的英语特别厉害,否则在那种情况下,老师们并不会太在意你所表达的内容。因此,只要你能开口说几句正确的英语,问题就不大。
    在我看来,面试是老师对学生的综合考查,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很多老师更看重学生的态度和言行。根据我的经验,在面试过程中,着装整洁,说话和气,面带笑容非常重要,因为老师最先看到的就是你的外表和谈吐举止,好的形象和说话方式总能让老师们印象深刻。其次,说话要有理有据,具有一定逻辑性,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如果确实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得老老实实的承认。因为大多数老师都喜欢做事认真、踏实的学生。虽然你可能并不会被老师认为是最聪明、最能干的学生,但至少可以做到让老师觉得你是可以信赖的。也许仅仅几分钟并不能让他们完全了解你,但是如果你特别注重在这些方面来表现,是可以让他们对你印象深刻的,而这种印象无疑会影响他们对你的综合评分。

红宝书第2章:提前准备,提前联系导师
考研过来人:李滨
报考专业:计算机类
报考学校:北京交通大学
精要观点:
知道分数以后,如果有希望上线,主动与导师联系是有一定益处的。

    当知道自己的分数以后,要依照近年来本院系的复试分数线估测自己是否能够上线。如果有希望上线,建议你立刻行动起来,提前开始准备复试,提前与导师进行联络。我的经验证明,与导师联络还是有一定益处的。我当初是在学校网站的主页上获得了导师的联系方式,先以邮件的方式与导师进行了试探性的交流。邮件的内容是我的个人信息、报考信息等,目的是让导师对我有初步的了解,也给他留下一个主动的印象。此后,通过电话进一步向导师传递了我十分渴望成为他的研究生的意愿。在与导师的几次交流中,我感觉他是一个比较平易近人的老师,对他专业研究方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通过网上资料了解他的学术著作,对他曾经研究和正在研究的专业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内容的了解,让我在专业面试时答出了问题的核心点。

红宝书第3章:专业知识准备要充分
考研过来人:郝乐
报考单位:协和基础所
精要观点:
初试不一定是最有优势的,只要准备充分,坚持就是胜利。

    感觉协和基础所的复试是非常正规且竞争激烈,很多考生都和我一样选报了同一位导师,这位导师计划只招3人,我初试总分为389分,排名第四。由于大家的分数都很高,所以老师选择了9位同学参加专业加试(复试的第一关)。不得不说,基础所的专业加试是非常公平的,出题和看卷的老师是协和的老师(协和的很多老师只管教学,不带学生),导师都不参与,几乎不含任何主观性。据我所知,只这一项专业加试就刷掉了至少30%的学生,很多老师仅有的学生被刷掉,所以也空出了调剂名额(所以只要你实力够强,被协和录取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我老师名下的第6至第9名学生都没有通过,最后5人参加面试,5选3,竞争依然激烈。
    我专业加试的成绩是62分,很险的一个分数,因为初试成绩排名本来就不占优势,所以很担心,而且还联系了调剂的老师。后来才知道所有人的复试成绩都没上80分,大多都在60~70分左右,可见判卷是很严格的。因为英语还不错,所以对第二天的面试也比较有信心,很有可能会扳回一局。而且竟然有位资深的院士(强伯勤)有两个调剂名额(是因为招直博的学生没招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导师也有一个直博的没招上,所以多了一个统招名额),其他的老师也很好,当时就想如果能调到强老师岂不是更好。其实协和每年都有学生被调剂到特别厉害的导师,有很多运气的成分。
    查完成绩回到住处,晚上又把面试会遇到的问题作了准备,包括英语自我介绍、老师可能会提到的英语问题、专业词汇、本科期间做的实验、经典实验等,还有导师研究方向的一些材料。虽然面试的随意性很强,但只要尽量准备,也会比较有信心。最后的面试效果非常好,准备的东西基本都用到了。

红宝书第4章:多关注热点问题
考研过来人:刘震海
报考专业:行政管理
报考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精要观点:
我觉得人大导师所提的问题有一个共通点,都是专业重点或当前热点问题,所以后来者在复习指定资料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下时政热点。

    中国人民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复试一般分为两天。第一天是笔试,难度不大,但是你需要在考前好好看一看复试指定书目。这些指定的参考书看熟就可以了,如果有时间再了解行政管理专业各科的教材,以便对各科的学科重点和热点有所了解。我笔试那天,考的两道题都是复试指定书目里的。第二天面试内容是专业口试和英语口语考试。每个学生进教室后,都要抽专业考试题。我的问题大致是,全球化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影响?如何看待如今农村的社保问题?举例说明政府体制转型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我觉得这些问题有一个共通点,它们都是专业重点或当前热点问题。所以后来者在复习指定资料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下时政热点。此外,建议大家也看一看导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观点,这些内容都会对你有很大的益处。
    英语口语和听力,个人认为比较简单,先是让你用英语自我介绍。建议大家事先把这段自我介绍精心准备,最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这不但可以给导师一个好的印象,也可以让自己信心大增。如果在前面一个环节你已经做了自我介绍,导师们会让你直接念一段英文短文给他们听。因为我当年一进考场就主动向各位老师做了自我介绍,所以老师给了我一篇英语文章让我来读,短文的难度比四级的难度稍大。这时切莫紧张,学了这么多年英语都是有一定阅读基础的,你只要按照阅读经验和习惯把不认识的单词读出来就好了。读完文章后,导师依据短文提问1~3个问题。或者撇开这篇文章,问你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日常热门话题,然后让你用英语来回答,不用担心,这些问题都不难。
    面试时,我们的态度要谦卑但不唯唯诺诺。尊重应该从你的脸上表现出来,大方、稳重、有礼、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态度。同时,不要忘了起码的礼貌,如进门时说:老师们好!离开时说:老师再见。这些细节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你赢得宝贵的印象分。回答问题时,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其实,人大的老师们都很平易近人、友善,他们不会刻意难为某个学生,所以在不会的问题面前,一定要诚实。
    老师一般都比较喜欢读书的学生,如果老师问你以后干什么,最好是说以后有机会想继续深造。不要认为这虚伪,其实有时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需要揣摩对方的心理,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红宝书第5章:面试时要学会灵活应变
考研过来人:陈迪
报考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精要观点:
复试时的镇静加上灵活的应变,实现了我的名校梦。

    我们复试的时候导师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不仅看你的知识基础是否扎实,更重要的是考验你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简单一点说就是看你够不够聪明。老师们聚在一起给大家复试本来也想开开心心的,最好能想办法把气氛搞活跃一点。复试时我曾遇到一个小插曲,当时老师问我“MM定理”的内容,把我给难住了,因为初试没有考财务管理,根本就没复习,复试之前也没准备这个问题。还好我没有慌张,镇定了一下,避开其内容,凭着脑海中留有的印象,简单说了一下这个定理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是一种理想情况下的模型,但是至于具体内容,因为很久没看,需要点时间理一下思路。因为复试人比较多,老师不可能给我时间理思路,所以我才敢这么说的。果然老师听到这个回答很幽默的说:“你很聪明!我知道你会,下一个问题吧。”就这样,复试时的镇静加上灵活的应变,实现了我的名校梦。

相关推荐:面试考官谈考研复试四大要领 >>

让导师们告诉你:复试前最想知道的十个问题 >>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