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问题

作者: 来源:跨考教育 时间:2015-06-08 14:00

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哲唯物论的重要分析题考点,但在考研政治考卷中,很多同学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提问却全然不知如何解答,比如2002年36题第1问“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2011年第34题第1问“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能帮助同学们重新梳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一一梳理并解答,希望同学们通过简要、高效的复习,对考研政治马原科目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第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要先从人或人类社会的出现说起。

物质世界最初指的只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是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人们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在这里,物质资料生产是理解的关键。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而且使自然界成为自己改造的对象,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把自己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都对象化为客观实在。这种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简单地说,只要人存在,就都得实践,而只要有实践,最基本的或者说第一个实践活动就是物质生产实践,即从自然界中获取维持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所以我们已经梳理清楚了人与自然关系如何产生的问题,人与自然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也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实践形成了人和人类社会,反过来,人和人类社会通过实践得以维系和发展。总而言之,一句话,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第二个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如何处理?事实上,“解铃还须系铃人”,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实践。

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与自然关系或和谐或紧张,根源不在与自然界,而在于实践活动合理与否。从这个逻辑出发来重新思考2011年第34题的第1问“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个题目就变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送分题。垃圾与资源的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垃圾还是变垃圾为资源,根源都在实践,只不过前者是不合理的实践,后者是合理的实践。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榜

    沪江考研微信 沪江考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