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土保持学》2011年考研大纲
《水土保持学》考试大纲
本《水土保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土壤侵蚀、农业资源、土壤学、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环境与工程等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水土保持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农林业生产的必需条件之一,与可持续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水土保持学与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密切相关,其主要内容包括水土保持原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与计算、水土保持分区、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区域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等部分。要求考生对水土保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较深入的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水土保持分区、水土保持措施、坡地改良利用、区域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掌握水土保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考试内容
(一) 水土保持学概况
水土保持学研究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水土保持学发展历程及基本认识
与水土保持学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
(二) 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分级及影响因素分析
土壤侵蚀危害、类型、强度分级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分析
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和原理
与土壤侵蚀相关的基本概念
(三) 土壤侵蚀与环境演变
人类历史时期土壤侵蚀和环境演变
现代土壤侵蚀和环境演变
(四) 土壤侵蚀预报
土壤侵蚀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在我国的应用和局限性
坡面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五) 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以上三种措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
(六) 坡地改良利用
复合农林业概念与发展历史
我国的复合农林业以及坡地改良利用
坡地的稳定性分析与措施
(七) 中国水土保持分区
中国自然地带性规律
水土保持区划
(八) 流域、区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
(九) 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与粮食安全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十)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与计算
水土保持基础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分析与计算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分析与计算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分析与计算
(十一) 水土保持监测、模拟技术与规范
坡面水土流失监测与模拟
流域水土流失监测与模拟
二、 考试要求
(一) 水土保持学概况
熟悉水土保持学研究内容和相关的基本概念
了解水土保持学与相关学科的基本关系
了解水土保持学发展历史
(二) 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分级及影响因素分析
掌握土壤侵蚀危害以及类型
熟悉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熟悉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分析
熟悉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和原理
熟悉与土壤侵蚀相关的基本概念
(三) 土壤侵蚀与环境演变
了解人类历史时期土壤侵蚀和环境演变
熟悉现代土壤侵蚀和环境演变
(四) 土壤侵蚀预报
掌握土壤侵蚀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了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在我国的应用和局限性
了解坡面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了解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五) 水土保持措施
熟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熟悉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熟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了解三种措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
(六) 坡地改良利用
了解复合农林业概念与发展历史
熟悉我国的复合农林业以及坡地改良利用
掌握坡地的稳定性分析与措施
了解坡地改良利用的实例
(七) 中国水土保持分区
熟悉中国自然地带性规律
熟悉水土保持区划
(八) 流域、区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熟悉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了解三北防护林工程
(九) 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
了解水土保持与粮食安全关系
了解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
(十)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与计算
熟练掌握水土保持基础效益分析
熟练掌握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分析与计算
熟练掌握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分析与计算
熟练掌握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分析与计算
(十一) 水土保持监测、模拟技术与规范
熟悉掌握坡面水土流失监测与模拟技术
熟悉掌握流域水土流失监测与模拟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我国在水土保持工作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探讨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
在水土保持研究和工作中的实际收获和体会。
三、 主要参考书
1. 关君蔚,《水土保持原理》,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1996。
2. 唐克丽等,《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